2025年秋后10月玉米价格预测
眼瞅着2025年的秋风扫过田野,金灿灿的玉米堆满了农家院,可农民兄弟们的眉头却皱成了“川”字。为啥?新一季玉米价格正像坐滑梯似的往下溜,尤其华北一带,有的地方一斤连一块零五分都守不住,这光景真叫人心头沉甸甸的。正所谓“谷贱伤农”,丰收的喜悦还没捂热,市场的凉水
眼瞅着2025年的秋风扫过田野,金灿灿的玉米堆满了农家院,可农民兄弟们的眉头却皱成了“川”字。为啥?新一季玉米价格正像坐滑梯似的往下溜,尤其华北一带,有的地方一斤连一块零五分都守不住,这光景真叫人心头沉甸甸的。正所谓“谷贱伤农”,丰收的喜悦还没捂热,市场的凉水
截至9月19日,四川秋粮收获过七成,其中,一季稻收获过八成。贵州秋粮收获过四成,湖北一季稻收获过三成,玉米收获过八成,大豆收获过七成。湖南一季稻收获过七成,新疆秋粮收获300余万亩。
截至9月19日,四川秋粮收获过七成,其中,一季稻收获过八成。贵州秋粮收获过四成,湖北一季稻收获过三成,玉米收获过八成,大豆收获过七成。湖南一季稻收获过七成,新疆秋粮收获300余万亩。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面向上合组织及相关国家开展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系列远程培训,内容涵盖玉米生产概况与技术发展趋势、不同生态区玉米生产技术体系、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节水增产技术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内容。第三期培训——
培训 远程 玉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春玉米 2025-09-23 19:25 2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47号发布。华皖763D等96个转基因玉米品种、交育1号GS等2个转基因大豆品种,业经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通过。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移栽时间对产量和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根据农业科研数据和实践经验,玉米移栽存在严格的时间窗口限制,超过临界值将导致不可逆的减产风险。本文将从生理机制、气候因素和栽培实践三个维度,系统分析玉米移栽的时间边界及其科学依据。一、玉米生育
预计今年我省玉米成熟期关中、陕南大部玉米成熟期较常年提前2~8天,陕北、渭河沿线、商洛东部推迟2~7天,陕南中西部和关中东南部部分县区已进入成熟至收获期。预计20-23日我省多阴雨天气,降水量较大,不适宜秋收秋种与已收获秋粮晾晒,且有农田渍涝风险。建议:关中东
农作物种植谚语是农民长期生产经验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气候、土壤、时节等种植规律。以下按不同农作物分类,列举常见谚语并解析其含义
现在已进入9月中旬,夏播玉米陆续进入灌浆后期与成熟关键期,东北部分地区的春玉米再有20天左右就可收获,黄淮海地区的夏玉米正处于籽粒饱满的关键阶段,南方晚播玉米也进入灌浆冲刺期。近期不少农户咨询:玉米到底啥时候收获最合适?9月到收获前该怎么管理才能增产提质?其实
窗外暴雨如注,河南47个预警信号同时生效,一万多支抢险队伍严阵以待。在这个极端天气渐成常态的夏天,我们迎战的不仅是一场暴雨,更是一场气候失衡下的生存演练。
由于现在还没有大面积开始收获,收割机还没到,农户们都是采取人工收获的方式,人工掰玉米棒,等到后面机器过来后,再进行灭茬工作。
目前,湖北、河南、新疆等地2025年产春玉米已大量上市,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夏播玉米及东北地区春播玉米集中收获期临近,国内玉米市场将进入新陈交替阶段。当前,新陈玉米价格如何对接,特别是2025年玉米的产量、质量,以及未来玉米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价格走势成为市场关
当前距离夏玉米收获越来越近,而春播玉米已经大批上市,新玉米价格也随之出炉,从今年收购情况来看,每亩能合多少钱?由于现在晒粮区域较为紧张,再加上大家都想为图省事,好多人会选择地头直接卖粮,这样是否划算?需要注意什么?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
近日,北方春玉米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暨“鸿翔玉米节”在公主岭市开幕。活动由吉林省种子协会、公主岭市种业协会主办,聚焦“科技兴种、绿色高产、产销共赢”主题,集中展示北方春玉米优良新品种,以种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广西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南宁市着力稳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该市粮食自2020年以来连续五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全区第一粮食生产大市地位稳固。沃柑、火龙果、茉莉花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香蕉、蔬菜、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区第一,水果、
还是那句话,这两件事单拿出来看,都上不了秤,但是两件事同时发生就又引人关注了。
初秋时节,镇金镇小湾村连片玉米地里,联合收割机正在有序作业。短短半个月,1400多亩早熟玉米将全部完成收割、顺利归仓。这一切,得益于镇金镇小湾村兴农文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机械化与社会化服务,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兴农文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显著提升本村种植效益,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句老谚语像颗种子,埋在每代农民的骨子里。可今年清明刚过,河南周口的王大哥就犯了愁——他扛着裕丰303玉米种子要往地里走,邻居张婶却一把拉住:“去年我家早播10天,玉米芽全烂在土里,你忘了?”王大哥挠着头:“可商家说‘早播早收,产量高’
七月初七,不少地方淅淅沥沥下起了雨。老人家常说:“七月初七雨淋淋,三秋愁死老农民。”这句话到底啥意思?下雨天到底好不好?对咱们种地人有什么影响?今天,我就跟大家仔细唠一唠。
最近不少农民朋友留言:“明年想种玉米,市场上品种太多,到底哪个品种适应性广、抗病性好、产量还高?”有人说“选新出的品种准没错”,有人说“贵的种子才高产”,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全对。